丰宁满族自治县
2013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管理,明确作业程序,确保空域安全和作业安全,提高我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科学水平和效益,依照《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规定》,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和多年实践经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防灾减灾的有力手段、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水资源安全保障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强化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着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着力完善现代化业务服务体系,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二)发展目标。每年人工增雨(雪)作业年增加降水量50毫米,全县增加水资源4亿立方米。人工增雨工作由单一抗旱服务型向防灾减灾、水库增水、生态环境改善、森林防火等多领域服务型转变。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对农业生产服务。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方案,制定重要农事季节、作物生长发育需水关键期作业计划,适时开展地面人工增雨抗旱作业,促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实现减灾增产。加大粮食生产核心区抗旱减灾保护力度,加强对干旱、冰雹的动态监测,提高冰雹早期预警能力,合理调整作业布局,实现空地联合、区域联合和区域联防作业,为粮食增产、稳产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大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力度。加强空中云水资源的监测评估,制定开发利用计划,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制定有针对性的人工增蓄水服务方案,在大型水库的汇水区开展增蓄型人工增雨(雪)作业。有效增加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三)全力做好应急保障服务。建立健全应对高森林火险、森林火灾、长时段高温、空气严重污染等事件的应急工作机制,及时启动相应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作业服务。适时开展局部地区人工增雨作业,保障重大活动顺利开展。
三、组织管理
成立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健全人影指挥中心和增雨作业队伍,具体职责如下:
(一)人影指挥中心
在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建立县人影指挥中心,该中心负责全县人影作业的组织、指挥和管理。具体职责如下:
1、利用我市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实行全天候定时开机观测,及时接收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的指令。
2、建立一套火箭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工作流程和相应的业务工作平台,建立以雷达探测指标为基础的作业决策系统,有效提高作业科学水平和效益,确保空域安全。
3、根据县人影办提出的人影作业申请,设计外场人影作业技术方案,实施作业管理。向空域管理部门提出作业实施申请,经批准后下达作业指令,监督作业情况。协调各县之间的跨区人影作业,力求抓住每一次有利的作业时机实施作业,最大限度开发空中水资源。
4、利用我县气象雨量观测网,及时收集雨量资料,对全县的旱情、降水分布情况和作业效果进行分析评估。
(二)增雨作业队伍
根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需求,组建10个增雨作业队,每作业队由2-3人组成(现场作业指挥1人,炮手1-2人)。
1、作业人员组成
①气象局有上岗证且每年参加市局组织培训人员10人(有2人值业务班,可以出动作业人员8人):吴晓军、张桂香、李春伟、吴艳萍、刘宏坤、王志刚、史洋、赵娟、孟旭芹、周黎明
②长期外聘炮手5人(月工资1200元),于2013年3月5日参加培训,经过培训后保证能够随时参加作业:黄广东、寇光宇、刘伟力、王丽洁、吴继明
③司机7人:采用作业时临时雇用方式,每作业一次支付工资100元/人/次。
2、作业人员职责
①利用雷达、卫星云图、数值天气预报等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当发现本县将出现有利人影作业的天气条件时,及时向县人影指挥中心报告。
②按照人影指挥中心发布的作业预警及时做好人影作业前车辆、设备等的安全检测工作。
③按照人影指挥中心设计的人影作业技术方案,进驻指定作业点并做好发射准备,等待发射指令。
④作业点现场指挥员接到作业指令后必须要求炮手立即发射火箭进行人影作业,保证在批准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作业完毕必须及时通报结束时间,并做好相应的现场记录,事后将作业情况上报县人影指挥中心。
(三)作业使用工具及技术保障情况
1.装备配备情况。人工增雨作业投入RY1-6300型车载式(CF3-Ⅱ型)火箭发射装置10套(火箭作业参数:最大射高6300米,最大射程8000米(对应射角85-55度)。常用作业发射仰角55-65度,相应的射高为5200-6500米,作业水平半径不大于9000米)。
2.火箭检测养护。火箭设备每年由市人影办年检合格方可使用,严禁使用未经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作业设备。为使火箭正常工作,确保作业安全有效,火箭进驻作业点前需进行全面检查、测试与养护,严禁使用有故障的作业设备和弹药。
3.安全保障工作。①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实施需要气象、航管部门、公安、电信、水电、武装部等单位和部门配合协作。为使作业安全、顺利开展,每年由市人影办负责与唐山机场协调空域管理事宜,签订安全保障协议,根据作业点的分布状况和作业的方式制定人影作业空域调度方案,明确职责,确保航空安全。②炮手要求经过气象系统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作业队负责本地区人影作业或跨地区协作人影作业。新增作业人员要及时向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申请培训。严禁作业人员无上岗证、年内未经培训不准作业;严禁作业人员违章作业、非作业人员不准参与作业;空域未批准不准作业,指挥员未下指令不准作业;严禁在未批准和不符合条件的作业点作业。
四、人影作业点设置
人影作业点需避开主要航线,确保航空安全,主要设置于特色农业、林果业种植区域或水源地上游。临时作业点的设置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选点方案,报市人影办审批后方可实施作业。为保证我县范围内最大面积受益,目前全县共有人影固定作业点6个,分别为南关乡、黄旗镇、汤河乡、凤山镇、鱼儿山镇、石人沟。
五、人影作业方式
每年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前,必须按照《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规定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公告,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按照我县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人工影项天气的目的,采用固定作业和机动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作业设备采用新型增雨防雹火箭和碘化银发生器。同时积极协调冀东飞机人工增雨基地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
六、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县成立人影指挥中心,总指挥员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员由政府办主管副主任及气象局局长担任。
(二)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各有关部门、军地之间要积极沟通,相互支持,实现信息共享,建立统筹集约、分工协作、上下衔接、左右配合的工作机制。气象部门要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总体规划和业务指导,民政、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要制定工作计划,科技、公安、安监等部门和单位要依据各自职责,加强监管、协调和服务,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快速发展。
(三)建立稳定增长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增长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同时,气象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加强经费管理,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顺利开展。
(四)不断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责任明确、操作规范、制度严格、措施到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公安、安监、气象等部门要制定人工影响天气弹药运输存储标准及安全管理办法,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转场交通安全的监管、协调和服务。强部门要加强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培训,依法提供作业人员安全保险,要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