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强化监督机制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2014-01-08 08时59分浏览次数:
抓组织建设 抓制度约束 抓关键环节
丰宁强化监督机制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本网讯 (韩春明、孙岳)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层纪检组织不健全、村级三资管理混乱等问题随之凸显,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为此,丰宁集中开展抓基层、打基础专项行动,扎实解决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抓组织建设,健全基层监督网络。干活没人手、办公没经费、接访没地方曾是制约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瓶颈。丰宁积极协调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等有关部门,为全县26个乡镇、1个街道全部配齐了专职纪检干部;县财政先后投入资金30余万元,为乡镇、街道纪委配备电脑54台、举报电话27部,落实接访室37间;把乡镇纪委办公经费按照每年2万元标准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切实解决基层纪委人员配备、后勤装备保障等问题。与此同时,延伸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网络,在全县30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在21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成立了相应的纪检组织,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县基层的纪检监督网络,筑牢了反腐倡廉工作最前沿的战斗堡垒。
抓制度约束,完善基层监督机制。在领导体制上,明确乡镇纪委书记的任免由县纪委与组织部协商一致后报县委决定,乡镇党委在确定乡镇纪委书记分工时要事先与县纪委沟通协商,确保乡镇纪委书记专职专用。在工作职能上,统一制定乡镇纪委10项管理制度规范,形成职能清晰、内容具体、标准精细、责任明确的工作模块。将乡镇纪委承担的工作细化为11个大项58个小项,每一项任务都有具体明确的内容和完成标准。在素质能力上,建立跟踪指导机制,县纪委每个室办包片联系3—5个乡镇,与乡镇纪委建立联合办案机制,乡镇纪委书记轮流到县纪委各室跟班培训,有效提升了素质能力。
抓关键环节,规范基层三资监管。为把住村级三资监管这个关口,丰宁对全县309个村的三资按照清查、评估、整改、公示、登记五步法,不漏一村、不漏一项,全面摸清了村级三资存量、结构和管理使用状况;建立资产资源台账和变动台账,完善乡镇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和工作程序,严格各类票据管理,规范资金使用程序,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同时建立了村级财务查询制度,乡镇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提供公开资料,将各村三资基本底数逐笔公开,使每个村民有依据地按照程序查询本村账目,民主理财小组和乡镇农经站对群众有异议或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专项审计,及时公布审计结果,杜绝了操作上的遮遮掩掩,真正消除了群众凝虑。
抓基层、打基础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丰宁各乡镇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0余起,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各类服务事项8000余件,全县26个乡镇全部实现规范的村财乡管,群众上访问题同比下降39%,村干部违纪案件同比下降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