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刘海波、陈玉华、兰希宁)暮春时节,塞外大地杨柳吐翠满目嫩绿,漫山遍野的山杏花、山桃花和映山红开的烂漫娇艳,路边的丁香、榆叶梅、樱桃等花蕾含苞待放,散发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处处显示勃勃生机!在这个孕育着希望、充满生机的季节,丰宁满族自治县公安消防官兵、丰宁县医院医护人员用敢与死神博弈的担当勇气谱写了一曲争分夺秒救援抢险、惊心动魄救死扶伤的大营救、成功抢救民工生命的赞歌......他们用无言的行动书写了消防战士显身手,白衣天使著华章的优美诗篇,为大美丰宁建设增添了一份厚重的色彩!
高速工地:施工现场飞来横祸
让时光倒转,把镜头回放。4月18日早晨7点30分,在丰宁满族自治县杨木栅子境内张唐铁路永福山隧道施工的河南济源民工燕长青吃过早饭又像往常一样正常上工了。现年30岁的燕长青是有一技之长的电焊工,已经在张唐铁路塞北丰宁段风餐露宿了3个年头了,从老家过完春节回来,整天在深山里和连绵群山做伴、与钢筋焊条为伍摸爬滚打又有三个多月了,他把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花一草全部装在心里,每天暮色黄昏他就站在山巅遥望南方,以此慰藉在外游子的思乡念儿之苦;皮肤被风吹日晒的黝黑黝黑的,个子不高、肌肉发达、体格健硕,是个典型的车轴汉子,干起活来属于拼命三郎型的,深得老乡、工头翟博涛的赏识。
上工后,燕长青便指挥着吊车吊装钢筋。吊装钢筋吊车司机与指挥者之间由于机器轰鸣说话根本听不到,指挥者只用两者之间默契的特殊手势打出上、下、左、右、停、平移的手势,而吊车司机便根据指挥员的手势指令熟练地操纵着吊车载着钢筋上下、左右整齐平稳地吊装,并准确地把成千上万吨钢筋送达目的地,两次吊装钢筋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完毕,还差一次吊装完成就可以满足上午施工的需求!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8点10左右时,一场飞来的横祸马上要降临到燕长青这位30岁的青年农民工身上。当吊车第三次吊装钢筋时,燕长青发出了停的指令,而操作员没看清他的指令手势,吊着钢筋的吊臂仍然继续匀速下落。这让距离地面4米多高的燕长青猝不及防,钢筋继续下落把燕长青从距离地面4米高的指挥台上扫的坠落地面。随着一声惨叫燕长青被一根直径15毫米、1.6米左右的直立钢筋穿进了腹部。当时他的脸色立刻惨白,胸痛难忍并伴有胸闷现象。
这一场景,惊呆了在现场的所有工友,大家一下子呼啦围了上来,工友们立即七手八脚地把他抬出了工地,有经验的工友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和119抢险救援电话以及乡卫生院的电话,请求火速营救。
惊吓、疼痛让燕长青脸色煞白。工头翟博涛闻讯迅速赶了过来,安慰他要镇静,别过于紧张激动。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救你的……时间在一分一秒的逝去,救人工作分秒必争地开始了。由于永福山隧道地出深山、路途遥远、交通闭塞,为了争取时间、抢救生命,接警后的县医院120急救中心采取县、乡120救护车同时对开,碰面后由县医院120救护车护送至县医院的办法!
8点20分,杨木栅子卫生院接到施工现场和县医院120急救中心的电话后,院长赵宏岩立即带好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驱车5分钟后赶到了永福山隧道施工地点。乡卫生院120赶到后,赵宏岩看到病人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一条直径约15毫米的螺纹钢筋头穿入病人胸腔,余在体外的钢筋约有一米二、三长,病人脸色蜡黄,胸痛并伴有胸闷,燕长青意识非常清醒,但精神却极度紧张。赵宏岩指挥工友把燕长青小心翼翼抬到救护车上,麻利地给患者输氧、扎液、包扎后由3名工友拖着钢筋和患者把钢筋和患者固定住,嘱托司机开车在求稳的基础上争取时间尽快送往县医院抢救!县医院120救护车和乡卫生院120救护车在汤河乡境内的上台子相遇后,县医院的医生看到采取的措施合理,为了稳妥起见简短碰头后,由乡卫生院的120救护车直接将患者送往县医院!
消防官兵:闻警而动解难救急
叮铃铃...... 叮铃铃......9点37分丰宁满族自治县公安消防大队119报警电话急骤地响了起来,电话接通后话筒传来急促的声音:喂,是消防大队吗?我是杨木栅子张唐铁路永福山隧道施工队,这里有一名民工被钢筋穿入胸膛,钢筋一部分在体外担心造成二次伤害本地破拆不了,请求火速支援!!
警情就是命令!当时值班的消防大队中队指导员李佳明立即通知高煜、李陈、薛建星、林奇、秦慧波、周敏、曹帅七名队员立即集合。2分钟后队员全部集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消防车拉着破拆工具和8名消防战士全速向杨木栅子事发地点开进。指导员李佳明在车上根据报警电话一方面与对方沟通出事地点交通状况、所处位置、有何标志,另一方面向司机发出一道道行动指令。与对方沟通后得知患者已由乡卫生院的救护车拉走经杨木栅子梁、汤河乡往丰宁县医院急送,又与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沟通患者情况。根据电话里沟通的情况,李指导员与其他7各队员紧急研究切割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利用角磨轮切割,但是考虑到角磨轮用电,与钢筋高强度摩擦产生的火星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第二种方案用钢锯锯断,这种方法无电无火星但是钢锯得用力拉拽,而震动太大患者受不了,且更易对患者造成第二次伤害;最后指导员李佳明建议用液压多功能钳。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各抒己见后一致同意用这种方法和工具对钢筋进行破拆切割。方法确定之后,正应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便知这句俗话,人员的选择是切割钢筋成功又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关键性因素。当时其实心里挺紧张和纠结的,但是在车上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考虑用哪名战士最合适!事后指导员李佳明轻描淡写地告诉笔者:当时考虑三个要素,一是政治素质过硬,视百姓为兄弟姐妹;二是心理素质过关,不能见血手软得有‘铁石心肠’;三是出手快、稳、准,不能拖泥带水,还必须保证不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李佳明指导员用信任的目光把整个队伍全部扫了一遍,最后把目光停在了已服役3年的上士高煜身上,最后战友们也一齐将信任的目光洒向了高煜,年轻的高煜没有豪言壮语,心中想着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句话,用力点了点头说出了掷地有声的三个字:我能行!
半个多小时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消防车载着消防战士们疾驰在南(南辛营)杨(杨木栅子)线上,心里急切地盼望着早点和120救护车相遇。
盼,盼,盼!10点15分左右,120救护车拉着警报灯终于出现在消防战士的视线中,战士们立即停车、下车、装卸设备,每名消防官兵表情凝重,迎接着一场没有硝烟的却胜似血与火的考验。
120救护车戛然而止,后门打开,患者由几名工友和医护人员防护着躺在救护车上,表情十分紧张和痛苦。一根钢筋插入患者胸腔,外面露出部分一米多,鲜血洇湿了纱布和衣服,工友和医护人员把着露出在体外的钢筋,怕滚动对内脏造成二次伤害。
李佳明拍了拍高煜的肩膀,高煜手持液压多功能钳迅速上了救护车,在工友们、战友们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他把液压多功能钳夹在了钢筋上,咔嚓一下,钢筋被剪断,结果很简单过程却极其煎熬。事后高煜腼腆地说:看到钢筋在患者的胸膛上,心里面非常紧张,在剪钢筋时,每次用力都小心翼翼的,每用一下力就要看一下患者的面部表情!以前处理过这种情况,但是钢筋插在患者胸膛上,还是头一次,就怕无缘无故的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医护人员:开通救命绿色通道
11点30分拉着燕长青鸣着急救警报的杨木栅子120救护车和丰宁县医院120救护车一前一后风驰电掣驶进了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自上午该县医院120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启动抢救生命的应急预案,丰宁县医院由外一科牵头迅速成立抢救小组,外一科、手术室、麻醉科、急诊室、CT室、放射科等抽出专门医护人员众志成城,患者一到开通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立即被接入CT室急查CT显示:金属异物贯穿患者胸腔,刺入肺脏,肋骨骨折,胸腔积液,随时有造成二次损伤危险;患者意识清醒但精神高度紧张,脸色蜡黄,随时有死亡的危险!
病情就是命令!由于这种病例症状在丰宁县医院建院史上首次碰到,外一科常务副主任王新军立即向科主任和县医院领导紧急汇报!在患者命悬一线时刻,丰宁县医院专家组和领导以最快的速度磋商后一边由专家组检查会诊、组织抢救,一边十万火急联系附属医院专家请求人员和技术支援、同时细致分工做好手术前的充分准备!承德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辛国华接到丰宁的求救电话后与医院进行了汇报后马不停蹄赶赴丰宁。时间就是生命!在与死神的赛跑中,丰宁县医院医护人员忘我工作、勇往直前,以百米冲刺般的速度与死神进行着殊死较量!患者燕长青于14时40分接入手术室,进行全麻双腔插管插入,因患者异物插入胸腔后气道压力、呼吸模式发生改变,给麻醉带来极大困难!麻醉科主任李卫东、麻醉师魏小华、徐亚丰及手术人员密切配合,于15点40分麻醉成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具备了手术的条件!在附属医院辛国华专家的带领和指导下,外一科主任王新军、医生梁乃超等密切配合迅速并小心翼翼实施开胸探查术、胸腔异物取出术,为避免二次损伤,手术人员小心谨慎、认真细致的进行着每一步手术!
药液液体快速地输进燕长青的体内,各种监测仪器灵敏地运转着,供氧设备向患者鼻孔输送着氧气,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紧张地进行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手术室外工友们心里七上八下、焦急等待,室内医护人员细致紧张、小心翼翼!3个小时过去了,经过附属医院专家、丰宁医护人员惊心动魄三个小时的紧张细致大胆的手术,18点40分顺利地将患者胸腔内外48厘米长钢筋取出,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大难不死的燕长青第二天早晨经医生的同意,在陪护人员帮助下就能坐起,目前患者全般状况良好,正在恢复之中。以此标志着以前只在电视上、网络上看到的丰宁县医院首例钢筋穿入胸腔的患者被抢救成功!
4月24日上午,丰宁满族自治县公安消防大队李佳明指导员和战士高煜来到县医院外一科711病房,特意探望了非亲非故正在术后恢复中的河南济源籍农民工燕长青,仔细询问他恢复的怎么样、吃多少、疼不疼,同时祝愿他早日恢复健康!短短的话语、真诚的问候,把躺在病床上的燕长青和陪护的妻子感动的热泪盈眶!术后伴有的咳嗽让燕长青的伤口疼痛的脸上挂满了细密的汗珠,但他还是在妻子郑丽丽的陪护下用略带沙哑比平时弱了很多的声音表达了感激之情:感谢消防官兵、感谢丰宁县医院的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的主治大夫王新军告诉笔者:他是丰宁县医院接诊和抢救的首例钢筋穿入胸腔患者,刚来时情况十分危险,术后第二天能坐起,目前他的体征很平稳!燕长青成为丰宁满族自治县医院外一科建院以来成功抢救的首例钢筋穿入胸腔的患者,目前他已经完全能够自由活动和自理,即将出院!
灾祸无情、人间有爱!燕长青这位刚到而立之年的河南籍民工在冀北深山施工现场突遭飞来横祸,在灾祸面前,有情有义的丰宁公安消防官兵、县医院医护人员却抢时间、争速度与死神展开了惊心动魄的9小时生死的博弈,谱写了一曲动听的尽职尽责、敬畏生命赞歌!(编辑:刘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