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3002/2019-00039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发布机构: 丰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9-06-19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丰宁满族自治县2019年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2019-06-19 16时29分浏览次数:

丰宁满族自治县

2019年健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为打赢打好健康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我县健康扶贫工程,有效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健康扶贫工程的实施方案》精神,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坚持目标标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健康服务薄弱环节,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防治结合、关口前移,着力补齐短板,坚决打赢健康脱贫攻坚战,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二、目标要求

(一)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明显提升;

(二)贫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得到及时精准救治;

(三)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自付费用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四)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控;

(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明显加强,贫困群众健康素养明显提升,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工作任务

(一)实施贫困人口医疗保障

1.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原则,落实确定定点机构、确定诊疗方案、确定病种(组)收费标准等三定措施,开展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四合理评价,规范贫困人口就医秩序和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严格落实分级诊疗,严格规范转诊转院等有关手续,严格控制转诊转院比例,引导农村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就诊。严格控制药品、耗材、检查化验费占比和目录外费用占比,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切实减轻贫困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2.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策,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对农村贫困人口全覆盖。大病保险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等倾斜政策。

3.加强各项保障制度衔接。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继续实行农村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取消住院预付金,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医疗费用。对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4.加强贫困人口慢性病认定工作。对符合规定病种及申报条件的慢性病患者,落实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随时申报、每月认定制度。

(二)实施贫困人口大病和慢性病精准救治

1.全面推进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全面落实定临床路径、定定点医院、定单病种费用、定报销比例、加强责任落实、加强质量管理四定两加强措施,对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耐多药肺结核(新增)、脑卒中(新增)、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新增)、艾滋病机会感染(新增)等25种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确定县医院、中医院为定点医院,成立救治专家组。通过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合理制定诊疗方案,提升大病患者县内救治率。继续实施光明扶贫工程。对符合救治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白内障患者建立台账,根据白内障患者的需求,有计划的组织救治对象到县医院进行救治。到2020年,实现我县建档立卡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救治全覆盖,并建立长效机制。

2.全力做好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对农村贫困人口切实做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真签约、真履约。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团队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基层首诊制作用,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对患有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等4类疾病的贫困人口,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国卫基层发〔2017〕13号)要求进行重点管理,做好随访评估、健康管理、适时转诊等工作。对患有脑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6类慢性病的贫困人口,由基层医务人员根据《贫困地区主要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国卫办基层函〔2019〕276号)核心信息,结合贫困人口文化水平、接受能力,为其做好讲解,提供健康指导,并每年安排一次随访。对患有其他慢性病的贫困人口结合实际提供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

(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

1.全面改善设施条件。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建好1所县级公立医院、1所县级中医院、1所县级妇幼保健院,各乡镇建设1所标准化的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所合格的村卫生室。2019年7月底完成新建村卫生室12所、修缮村卫生室36所,村卫生室设备配备3所。大力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合理配备中医药人员和配置中医诊疗设备,基本实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综合培养。继续实施乡村医生免费培养工作,2019年免费培养乡村医生50名。实施大学生村医项目,选招一定数量的医学毕业生补充到乡村医生队伍,分期分批解决行政村无村医和村医年龄老化的问题。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定向免费培养等多种途径,2019年培养10名全科医生。积极与上海海军军医大附属医院长海医院李兆申院士对接,在我县县医院设立院士工作站,进一步提升消化内科临床能力和科研水平,带动医疗卫生事业整体发展。

3.扎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继续深入推进《河北省贫困县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春雨工程》和《承德市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雨润工程》,落实《县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要求,通过传、帮、带方式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通过多种形式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更新、升级医疗设备,并推广一批适应基层医疗卫生需要的新技术、新项目。县级医疗机构抓住怀柔、丰润对口帮扶机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口帮扶方案,加强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合作建设,在精准医疗、基础医学应用、急诊急救体系建设等方面得到较快发展。实施120急救中心纳入北京急救体系工程,将县急救中心融入北京市急救中心指挥体系。2019年县级医疗机构雨润工程下基层35人,春雨工程帮扶人员26人。

4.强力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实现人员、财务、药械、业务、准入退出、绩效考核等统一管理,做到群众生病有人看、健康有人管。制定村医统一准入退出和绩效考核办法,按照乡聘村用原则,统一调配乡内村医,保障村级医疗服务全覆盖。

(四)坚持健康防病关口前移,提升贫困人口防病能力

1.实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实施健康教育与促进。通过健康讲堂、健康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农村和进家庭,大力实施各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面向全民普及健康基本知识,倡导自身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引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着力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减少疾病发生。

2.全面开展健康大体检。把健康扶贫关口前移,突出预防为主,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在全县范围实施贫困人口免费健康大体检,通过疾病筛查,精准锁定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和保障的靶向,实施精准的健康干预措施,通过实施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卫生健康管理长效机制,筑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防火墙。

(五)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健康项目工作

1.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攻坚行动。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原则,加强和规范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和调查处置。全面落实艾滋病免费筛查、治疗、母婴阻断措施。加强肺结核筛查工作,免费为贫困患者提供一线抗结核药品。及时有效处置结核病聚集性疫情,严防扩散蔓延。加强免疫规划项目的综合管理,保证适龄儿童及时有效接种相应疫苗,以降低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

2.开展现症地方病病人分类救治和地方病综合防治。深入开展碘缺乏病监测,及时预警碘营养风险,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原则,在非高碘地区采取食盐加碘措施;全面开展克山病、大骨节病、氟中毒、布鲁氏杆菌病的监测,推动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3.全面落实妇幼健康项目。全面落实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项目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深入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项目,针对贫困家庭出生缺陷患儿实施出生缺陷救助项目。倡导优生优育,利用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力量,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宣传教育。

(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将脱贫攻坚与落实生育政策紧密结合,稳定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贫困人口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服务,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七)大力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培训

充分组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乡村干部等,到贫困户家中面对面讲解健康扶贫政策,利用农村大喇叭、墙体标语、展牌展板等广泛宣传解读健康扶贫政策,让群众明白权益,通过群众监督倒逼工作落实。加强基础性工作,结合健康扶贫工作新形势新需求,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通过网络培训、集中培训、知识测试等方式,分批、分级对医务人员和扶贫干部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实战技能,切实做到群众明白、医生明白、扶贫干部明白,让大家熟练掌握政策,自觉执行政策,推动政策落实。

(八)扎实开展健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严格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扶贫脱贫政策和工作要求,查落实、转作风。开展健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将作风治理贯穿健康扶贫全过程,着力解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排查健康扶贫工作中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措施不精准、工作不扎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和健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强化全方位监督检查。坚持全覆盖、无死角、零容忍,突出准、深、实、严,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全面解决贯彻落实中央健康扶贫决策部署不力、牵头责任落实不到位、政策措施不精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等问题,杜绝擅自提高健康扶贫政策标准,防止出现贫困人口看病不花钱现象。

(九)搭建健康信息平台

建设全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过打通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数据对接,监测全县贫困人口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次、用药情况、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疾病谱等信息。通过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平台,对全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进行分类、分批管理,及时进行人员数据更新、救治信息填报,准确掌握全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救治状况,为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提供数据支撑。

四、组织保障

(一)压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健全责任体系,成立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逐级落实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有效结合、通力合作、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同时将卫生健康各项工作与健康扶贫重点任务深度融合,找准工作结合点,推动健康扶贫与日常业务工作双推进、双发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联制度,明确包联任务,实行责任捆绑,解决政策落实落地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破解瓶颈制约、补齐短板弱项。同时,强化指导、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三)形成部门合力。积极发挥健康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调作用,加大成员单位联动,加强精准施策发力,确保无缝衔接,拉出任务清单,明确日程表、路线图、责任人,定期召开协调会、推进会,推动健康扶贫惠民政策落地落实。

(四)强化督查问效。严格督导检查,将健康扶贫问题整改工作纳入督查重点,以督导考核倒逼责任落实,有针对性地加强回访抽查、跟踪问效。要持续对问题整改和工作推进开展督查、巡查,做到频次不降、推进力度不减,对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实,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要严格追责问责,确保健康扶贫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