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3003/2020-03581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丰宁县发展和改革局 |
成文日期: 2020-12-28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丰宁满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2019年度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绩效自评报告
财政局:
根据财政局统一安排部署,我局组成专门人员对2019年资金管理、使用和收支情况进行了认真自评,现将财务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改革局机构人员编制及现有人员情况
根据《丰宁满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丰宁满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简称县发展和改革局),为县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规格正科级,加挂丰宁满族自治县科学技术局、丰宁满族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丰宁满族自治县商务局、丰宁满族自治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牌子。内设股室30个,县发展和改革局机关编制71名(行政编制33名、锁定事业编制38名)。股级领导职数32名(含县委财经办秘书股股长、机关专职党建工作人员各1名)。目前为止,只有物价局与发改局合并,其他单位财务独立。
二、2019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落实年度发展目标。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稳中向好。初步预计,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7亿元,同比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882元,同比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70元,同比增长11%。
2、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我县列入省级重点项目3个,总投资306.3亿元,包括国网抽水蓄能电站、中国马镇、永太兴疏林草原生态旅游度假区3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现已完成投资13.48亿元。市级重点项目24个,总投资587.55亿元,恒钏建材发泡陶瓷、宏亭汽车配件等24项目,已开工18个,完成投资40.28亿元。截止9月底,全县开工县级重点建设项目66个,完成年度开工计划的71.74%,总投资524.83亿元,完成投资70.4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4.17%。其中:开工产业类重点项目44个,完成年度开工计划的66.67%,总投资415.37亿元,完成投资45.3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7.88%。开工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重点项目22个,完成年度开工计划的84.62%,总投资109.46亿元,完成投资25.1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3.07%。
(二)全力争取资金支持
围绕国家的投资政策和方向,紧紧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精准扶贫等有利机遇,狠抓资金争取不放松。截至目前,京津风沙源治理、张承坝上地区植树造林、九龙松基础设施、选将营敬老院等16个项目,已下达投资计划,争取各级各类无偿资金22601万元。同时,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依托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丰宁经济开发区的载体作用,参加5.18廊坊投洽会,邀请5家企业参会,会上发布招商项目30项,参加8.28承德投洽会,邀请3家企业参会,签约项目1项,会上发布招商项目15项。2018年承德市下达我县的引进域外资金为56亿元,预计到年底完成60亿元,占年计划的107.1%。
(三)扎实抓好职能工作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计划年底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造林绿化3.2万亩,飞播牧草3万亩,暖棚4.5万平米,贮草棚2万平方米,青贮窖1万立方米,水源工程68处,节水灌溉63处,小流域综合治理17平方公里。以工代赈示范项目,争取以工代赈资金1068万元。黄旗镇乐国、大院等村护村护地坝3320米,已完工待验收;石栅子、外沟门等村护村护地坝5300米,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土城镇三间房等村通村道路建设项目1978米,已完工并完成县级初验。能源项目工作,风电方面:河北建投关道梁、大营子10万千瓦、大唐国际大滩20万千瓦风电场已完工具备并网条件;河北建投喇叭沟5万千瓦风电项目、森吉图全钒液流风储示范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建设;远景能源大河西三期10万千瓦、大唐新能源王起营9.12万千瓦风电场项目争取年内开工。根据省市的安排部署,适时启动承德百万三期风电建设项目的申报及建设,积极争取指标支持,为风电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光伏方面:督促建成光伏企业完善各项手续,抓好生产,鼓励企业奉献爱心,为我县脱贫事业贡献力量。目前四家光伏企业正在验收中,争取年底前完成4个企业的竣工验收工作。坚决做好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管道、全县风电项目、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农业农村工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2个项目,主体工程正在施工;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工作并开工建设。社会发展工作,争取九龙松、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景区旅游设施2项文化旅游提升项目工程,王营、北梁、三扎拉、汤河、化营5所小学教育现代化推进项目工程,选将营养老院1项社会服务兜底项目工程,选将营养老院已开工建设。产业协调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在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康养、清洁能源、特色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又深入谋划发展高端有机农业及深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和培育,形成特色“1+2+1”主导产业。推荐平安高科菊粉、九龙醉酒厂参加第十三届河北品牌节活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体制改革工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成改革任务16大项24小项;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政务服务事项,优化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今年组织并联审批31次,提高审批效率45%。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增强“双创”支撑能力、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推进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4个方面、20个专项工作。价格工作。认真开展涉及民生的批价定费、收费备案等工作,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京北热力公司2016-2018年供热定价成本实施了监审;加强价格认定工作能力和水平建设,受理认定案件79件,认定金额396.59万元,保障了纪检、监察和司法行政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稳步推进脱贫攻坚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我县28个集中安置项目已全部竣工,其中24个已分房入住,4个正在组织验收。目前,已搬迁入住10500人(建档立卡6380人,同步搬迁4120人),其中集中安置完成9833人,分散安置完成667人。已完成搬迁任务的96.5%,剩余382人,计划年底前全部搬迁入住。拆旧复垦情况:已拆除旧房2648所,已批复复垦土地2614亩,目前完成复垦土地1640亩。计划年底完成全部旧房拆除,完成复垦土地3000亩。后续扶持情况:对所有建档立卡搬迁户全部落实了后续扶持政策,实现了产业就业全覆盖,其中技能培训就业扶持1304人次,设置公益岗、临时护林员等政策性就业岗位扶持617人次,自主发展种养殖、旅游等产业扶持800人次,入股分红扶持3066人次,发展资产收益扶贫方式扶持1229人次,光伏奖补、低保、五保等社会兜底扶持3007人次。
北京对口帮扶,加强对2016-2017、2018年北京市对口帮扶项目的管理工作,完善相关档案。目前2016-2018年47个项目全部竣工,已发挥扶贫带动作用。结对帮扶村工作,谋划脱贫产业:为有种植经验和有劳动能力的130户谋划了节水蔬菜种植,预计户均增收2万元;为有养殖经营的60户谋划舍饲圈养,预计户均增收2万元;组织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进行技能培训,累计培训200人次,预计户均增收4万元;对无劳动能力的农户进行低保等政策兜底。建设“道德银行+扶贫爱心超市”:我局全体职工捐款10600元,驻村工作组从经费中捐款1万元,帮建爱心超市,目前已投入使用。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巷道硬化10公里,砂石路硬化500米,修建护地坝1200米,新装自来水46户,低压架电1800米,5个自然村已全部通水泥路和自来水入户。目前,局机关全体职工已经分批到结对户家中走访6次以上,送去慰问品总价值近3万元。
(五)加强机关职能建设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立“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机制,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规范化提升党建工作,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目标,着力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主动履行参谋助手和“协调部”职能,各项职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一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和监督责任。落实党组书记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抓落实,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落到实处。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网格化”管理,落实执纪监督“四种形态”,用好《党员领导干部践行“第一种形态”记实手册》,深入开展党内谈心谈话,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二是发挥参谋协调职能。在编制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围绕经济运行、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积极到生产和项目建设一线开展调研,定期召集相关人员研究经济运行形势,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做好经济预警预测,提出建议,推动重点指标、重点工作落实。三是规范项目管理服务。加强对列入县重点项目的管理,特别是对省市重点项目和亿元以上项目做好服务。通过实地调研、项目报表、电话跟踪等多种渠道,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召开项目调度会议,集中各部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对符合我县产业导向和区域规划布局要求的重点项目办理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年内累计发放“绿色通道”卡12份。
三、2019年末财务收支情况
1、财务状况
截止2019年12月31日,资产类合计30164640.08元,负债类合计30164640.08元,净资产合计3849578.68元。
2、收入支出情况
(1)收入情况
2019年财政拨款总收入462926592.32元,全部为财政补助收入。其中基本支出13703092.32元,项目支出449223500.00元。
(2)支出情况
2019年财政拨款总支出348386592.32元,其中基本支出13703092.32元,项目支出334683500.00元,项目结转114540000.00元。基本支出包括工资福利支出5975394.26元,其中基本工资2136784元;津贴补贴948902.85元;奖金791936元;绩效工资569992元;基本养老保险737741.37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67760元;住房公积金300395.04元;其他工资福利支出221883元。商品和服务支出7095108.15元,其中办公费257924.98元;邮电费12000元;取暖费442674元;物业管理费178440元;差旅费341653元;公务接待费67211元;劳务费910987.72元;委托业务费4360000元;工会经费46100元;福利费71570元;公务用车运行费45054元;其他交通费245670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632589.91元。其中离休费89290元;遗属生活补贴24600元;医疗费支出518699.91元。项目支出334683500元,其中政府债券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支出70920000元;节能环保支出24657500元;农林水项目支出224806000元;其他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4300000元。
3、收入支出与预算对比分析。
(1)2019年基本支出1370.31万元,比2018年增加支出700.19万元,原因是去年与今年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去年统计数字不全,今年严格按基本支出数据统计,加之物价局合并到发改局致使行政运行经费增加,另外2019年调整人员工资及公务业务增加,使人员经费及公务费用支出增长。
(2)2019年项目支出33468.35万元,比2018年项目支出34026.17万元减少557.82万元,下降1.6%,主要是受国家调整项目投资政策影响。
4、三公经费情况:“三公”经费本年支出112265元,比年初预算12.8万元减少15735元,其中公务接待支出67211元,比年初预算7万元减少3789元,下降5.4%,比2018年决算数57362元增加9849元,增长17.2%,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扶贫及异地搬迁项目工作量增多检查工作频繁所致,今年公务共接待825人次。
公务用车运行费支出45054元,比年初预算48000元减少2946元,下降6.1%,比2018年决算数54223元减少9169元,减少16.9%,减少原因主要是节约公务用车费用。2018年公务用车3辆,2019年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经财政国资部门审批报废2量,年末实有公务用车1辆。
由于单位本照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的支出,致使我局三公经费有大幅度下降,节约了行政经费,降低了行政成本。
四、财务管理及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质量过低
预算编制工作应是一个十分认真严谨的工程,然而当前预算编制工作往往过于简单、好时短,所进行的预算编制工作质量低下,使得预算编制人员很大程度以自我主观意念为中心,导致预算编制工作没有统一的可行性参照标准,以至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与编制数据差别较大,造成预算与决算数偏离,使得最终执行结果不尽满意,
2、执行管理制度不够严格,一些费用支出过大
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过程中过于偏松,各支出科目相互调剂频繁,造成与预算科目严重不符。
3、租车费用没有有效控制,其他交通费用支出过高
公车改革后,我局保留一辆公务用车,职工下乡出差大部分依赖于外租车辆,在车辆租赁过程中,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租车费用控制不严,致使其他交通费用增长过大。
4、办公用品采购过程未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在办公用品购买过程中,应严格建立一套完善的审批程序,做到统一采购、专人管理、专人发放、统一登记制度,避免造成办公用品浪费,减少办公费用,有效降低行政经费。
5、对报废固定资产未能及时进行处理
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超过使用年限确已不能继续使用的,因管理不善造成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填制“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单”,按规定权限批准后,注销固定资产原值和资产卡片,但由于部门管理人员缺失,近年存在没有及时处理不能使用和到期报废的部分固定资产情况。
五、整改措施。
1、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接受审计及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全面提升财政管理规范化水平,夯实基础工作,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执行均衡性和执行率,加强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及竣工决算评审工作,确保项目质量,提高财政投入使用效益。
2、做到管财有规,充分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岗位职责体系,进一步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推进预决算公开常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优化支出结构,下大力度控制不必要支出,降低行政经费,避免支出浪费。
3、认真清理往来款项,及时登记固定资产,报废资产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按规定处置固定资产,力争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项目完工按时进行工程结算,确保项目持续发挥效益。
4、制定科学实用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工作中各项工作制度,结合本系统的会计工作要求,要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据查。对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会计岗位,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同时加强授权审批控制,强化内部牵制制度,通过人员分工,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控制,防止错漏舞弊和越权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