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3044/2020-00449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 丰宁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 |
成文日期: 2020-05-15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年,也是工作落实年。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域旅游示范县目标,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机制,继续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巩固文化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成果,着力补齐公共文化旅游服务短板,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紧密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力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强化组织建设,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旅文广电干部队伍
(一)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局上下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活动载体,确保取得实效。确定每周五为党员活动日,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不断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党总支及下属党支部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落实“三会一课”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积极发展党员,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工作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组织学习中央、省、市、县委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人人知晓,条条落实,令行禁止。以党风廉政“网格化”建设为载体,严格落实党组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四)建设过硬领导班子。扎实开展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经常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摆问题,制定和落实好整改措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凡涉及全局性的决策必须通过党组会议议定,坚持做到相互协调,主动沟通,相互监督,着力打造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以脱贫攻坚为核心任务,推动旅游文化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一)制定出台《丰宁满族自治县旅游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工作方案》。一是完善出台旅游产业支持政策,推动企业做好准备,逐步按规定复工复产,努力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二是完成花海打造方案并落实,带动贫困户增收。三是推动旅游产业增信基金进入实质运作阶段,千方百计引导支持贫困人口开展租马等自主经营活动。四是推进陌上花开田园综合体、奥伦达国际森林康养小镇等项目建设,加快旅游业发展增强带贫能力。五是在中国马镇、永泰兴、七彩森林等大型旅游景点服务区设立非遗产品等旅游商品销售专柜,开展推介宣传销售,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力争累计带动贫困人口在2019年基础上新增150户,户均增收4000元。
(二)制定出台《丰宁满族自治县“非遗+扶贫”巩固提升工作方案》。一是加大政府支持的力度。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100万元,用于培训、宣传推广、考察研学、展览展销、产品研发、为带动贫困户较好和投资较大的扶贫就业工坊提供补贴等。二是加强提升技艺的研培。开展1次全县范围内的手工技艺培训;以传统工艺工作站为平台,为各级传承人及工坊带头人、优秀学员提供2至3次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对作品的创新设计及衍生品的研发思路。三是搭建拓宽销路的平台。引进电商及各类企业采取订单生产等形式,帮助非遗工坊产品对接市场,扩大销路。加大同北京故宫、恭王府、郡王府等单位之间的合作力度,扩大销售面,持续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3000元。四是加强产品创新的理念。建立县级传统工艺专业研发团队,对传统工艺产品提升整体品质,形成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五是扩大媒体传播的力量。积极借助各种自媒体、新媒体等资源,创新传播渠道,搭建传播平台,加大线上宣传力度,提升非遗扶贫产品的曝光率和转化率。
三、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旅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以科学编制文化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为重点,推动全县旅游文化广电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升水平”的原则,整合我县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谋划新建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中心。完成项目规划、立项、选址、可研等前期手续,争取年内开工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争取资金对122个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实现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发展。不断完善和提升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打造5个标准化示范点,确保年内全县“三馆一站”及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提升服务效能。加强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鼓励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的服务效能。加强旅文广电系统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做好“三区”人才辅导培训工作,加大对现有广场舞、民间花会、戏剧骨干人才的辅导力度。多渠道发现培养乡土文化人才、民间艺人,扶持乡村文化骨干,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二)全面提升旅游发展质量。按照“全域化、一体化、标准化、生态化、景区化”原则,完成《丰宁满族自治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坚持高质量农业与美丽宜居乡村、全域旅游、民俗文化、沟域经济、脱贫攻坚“六合一”统筹推进。重点打造两个示范区,以特色民居、民宿体验、自然景观观光旅游、有机蔬菜种植、特色养殖等多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环云雾山农旅结合产业振兴示范区。依托坝上旅游资源,围绕大滩、鱼儿山、外沟门、万胜永发展民族风情游、避暑度假游和时差蔬菜、中草药、油菜花海等景观为主的农业观光游,逐步打造御大线乡村旅游振兴示范区。实施完成九龙松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完成坝上地区2个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对省道244和御大线部分路段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完善智慧旅游网建设,以“一部手机游丰宁”平台为抓手,为游客、景区提供更智慧、更便捷的服务。
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进一步加强非遗传承保护管理。深入贯彻落实《丰宁满族自治县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挖掘满族民俗文化,举办满族民俗文化艺术节,深入挖掘满族民间工艺品、饮食、服饰及剪纸等民俗文化,精心包装具有满族风格的黄旗武会、吵子会、蝴蝶舞、竹板落子等非遗文化表演节目,打造京北第一满族民俗文化体验基地。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努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继续挖掘丰宁特色文化项目列入县级非遗项目,进一步完善县级以上非遗项目资源系统数据库,积极争取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升级申报工作;举办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经验交流会;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引导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延续非遗生命力。支持丰宁非遗项目传承单位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展览展示展销活动,对外宣传推介丰宁特色非遗文化。
(二)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管理水平。深入贯彻落实《丰宁满族自治县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凤山关帝庙及戏楼古建筑群维修工程,力争年底前竣工投入使用;争取凤山关帝庙安防工程、金界壕及部分省保单位保护工程通过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继续申报国家文物局科技保护项目对馆藏文物实施保护修复。丰富馆藏文物,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积极举办临时展览,做好本县可移动文物的外出巡展工作。
五、强化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旅游文化广电市场秩序
(一)推动旅文广电行业规范发展。制定全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政策和发展规划、全县旅游市场和文化广电市场政策和发展规划、全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市场经营场所、设施、服务、产品等标准,并积极组织实施。提升旅游和文化广电市场服务质量,争取中国马镇旅游度假区、七彩森林景区通过4A级景区评定,天马飞行小镇通过3A级景区评定。依托旅游协会,制定旅游行业管理规范与服务收费标准,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示范户星级评定标准》,推广农家乐星级示范户评定,开展旅游从业者培训,提高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
(二)强化旅文广电行业监管力度。优化和整合全县文化市场信息资源,加强监管平台网络建设,加强对广播电视台、广通公司、中波台、文化旅游市场经营户等部门和行业的监管,强化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抓好一线、一网建设,提升旅游和文化广电行业监管水平。高度重视重大节日期间安全播出问题。严厉打击虚假广告,净化全县广播电视市场环境。积极组织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旅文广电各行业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三)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整合文化和旅游、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行政管理部门市场领域的行政处罚以及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职能,由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统一行使。完善宣传、文化和旅游、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联等共享信息工作机制,为宣传文化领域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的社会化、信息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四)进一步强化执法检查力度。加强旅文广电行业执法检查。协调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开展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和执法检查活动,强化对马队、草地摩托的管理,严厉打击欺客宰客、抢客拦客及不合理低价游等扰乱旅游秩序行为,依法严惩宾馆酒店、度假村等规模经营场所违法占地和私自开荒破坏草地、湿地、林地行为。
(五)加强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定期督导检查,做好文化旅游广电行业市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对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分工包案制度,做好隐患排查、问题解决和思想疏导各环节工作。确保旅文广电系统安全生产、信访稳定。
六、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活动,提升丰宁知名度和区位影响力
(一)精心打造精品文化活动。以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为契机,在全县26个乡镇开展“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程,每个乡镇演出6场,共计156场,每场演出时间不低于120分钟,宣传5-10分钟的脱贫攻坚相关政策;积极开展“彩色周末”、“文化进万家”、送图书下乡、“农民读书读报节”等惠民文化活动,力争2020年文化进万家演出突破80场次,推出优秀文艺作品3个,在广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的同时,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二)制定旅游宣传推广整体营销规划和方案。积极参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各级各类旅游推介活动,加强丰宁旅游形象宣传力度。以“京北第一草原”为载体,举办“草原音乐节、冬季冰雪节、马术赛事、摄影书画比赛、诗歌散文比赛”等节庆赛事活动,打造绿色山水、银色冰雪、彩色民俗旅游品牌。有效的利用丰宁旅游公众号等新兴自媒体,建立健全媒体旅游宣传机制,提升丰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20年,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全体干部职工要把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统一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上来,坚持抓工作落实、抓项目落地的原则,“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股室主动抓,上下联动、齐心合力,为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