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3029/2021-03967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丰宁县行政审批局
成文日期: 2021-11-26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合理膳食小贴士
2021-11-26 10时49分浏览次数:


合理膳食是指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成年人每日食谱里包括的四类食物

一类为奶类如牛奶、奶酪、含有钙质、蛋白质可以强健骨骼和牙齿每日饮250-500毫升牛奶为宜。

二类为肉类包括各种肉类、家禽、水产类及蛋,含有蛋白质、脂肪、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每日约4-6两为宜

三类为蔬菜、水果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糖类和纤维素,增强人体抵抗力,畅迪肠背,每日最少要吃1斤新鲜蔬菜及水果

四类为五谷类如米、面,含有淀粉物质,主要供应人体的能量,满足日常活动所需,每日约58两为宜。(注意: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菜看以清淡为宜)

1997年开始,中国营养学会先后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三个技术性的标准,指导公众如何合理膳食。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适合我国人群的膳食营养标准。对这些膳食营养标准的宣传不广泛、政府部门的健康教育力度不够以及民众存在的诸多饮食误区,导致了脑食营养标准没有在民众中发挥没有在民众中发挥科学引导的作用不科学的饮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各类慢性疾病呈高发趋势纠正四大饮食习惯刻不容缓

习惯一:炒菜时多放油、糖、盐,讲美食不讲营养。当前我国每人平均每天摄入40克油,而我国发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规定,油脂的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超过25克,油脂和糖的摄入量过多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习惯二:肉类消费猛增加,饮食结构西方化。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还是属于标准的东方膳食结构,居民的饮食中,粗粮、豆类、薯类、肉类食物都有一定的摄入量;但现在居民的仪食结构却出现了严重的西方化倾向,肉类、蛋类的消费剧增。肉类是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会引起肥胖,且是某些慢性病的诱发因素

习惯三:明知油炸食品不健康却贪图味美照吃不误。经过高温或者熏烤后,油条、麻花等油炸食品,烤羊肉串、质鱼、熏肉等烘烤食品会含有很多致癌物质

习惯四:早餐太少晚餐太饱,一日三餐分布不均。每一个人可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的食物需要量,比如年轻人、劳动强度大的人需要能量高,应适当多吃主食,老年人、活动少的人需要能量少,可少吃些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不同人群的膳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婴儿膳食: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喂养4个月后逐步添加辅助食品。

幼儿与学龄前儿童膳食:幼儿与学龄前儿童要每日饮奶,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幼儿每日饮奶或相应的奶制品不少于350毫升,还要注意吃蛋和蛋制品、半肥瘦的禽备肉、肝类、加工好的豆类以及切细的蔬菜类,每周可吃一些动物和海产品类食物:学龄前儿童食物的分量要增加,并且逐步进食一些粗粮类食物学龄儿童膳食:要保证吃好早餐,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鱼、禽、蛋、肉、奶类及豆类,不要挑食。

青少年膳食:青少年要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体能。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避免盲目节食;青少年每日摄入的蛋白质应有一半以上是优质蛋白质。因此,膳食中应含有充足的动物性和大豆类食物,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能促进铁的吸收,青春发育期的女孩,要常吃海产品增加碘的摄入。

孕妇膳食:孕妇从第4个月起必须增加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妇中期每日的能量、蛋白质、钙、铁和其他营养素如碘、锌、维生素A、D、E、B1、B2、C等都要相应增加,膳食中要增加鱼、肉、蛋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含钙丰富的奶类食物、含无机盐和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等

乳母膳食:我国推荐脑食营养素供给量建议乳母每日要增加蛋白质、钙和能量的摄入,因此每日要饮牛奶、多吃动物食物和大豆制品、水产品

老年人膳食:老年人必须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微量营养素,食物不宜过精,主食粗细搭配,保证纤维和各种微量元素等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