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3080/2022-07529 |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 发布机构: 丰宁县王营乡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2022-02-09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总体目标,强化红线意识,压实安全责任,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一步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化解安全风险,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助推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1.持续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宣贯活动。提高政治意识、红线意识、强化政治担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将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宣传工作重点。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根据省、市、县安委会的安排部署,组织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工作清单”,把履职情况纳入述职考核、巡查督查内容,把安全生产相关要求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完善安委会工作机制。制定《王营乡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完善工作例会、督查检查、约谈通报、挂牌督办、整改令等工作制度,研究提出安全生产重要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统筹推进全乡安全生产工作落实。
4.完善巡查考核机制。建立乡级安全生产巡查机制,在安委会下设安全生产巡查办公室,加强安全生产巡查办公室力量,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巡查,适时对巡查整改情况核查验收。组织签订《2021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落实《王营乡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强化过程考核、动态考核和结果考核,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5.完善追责问责机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三个必须”要求,完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机制,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不止于查找事故直接原因,深入剖析责任不落实、监管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深层次问题。严格落实事故挂牌督办制度,对事故责任追究实行闭环管理,加强责任追究落实情况检查,强化事故警示教育作用。
6.加大考核和问责力度。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注重考核结果运用,保障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监管不到位甚至失职渎职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7.完善风险分析研判机制。通过应急、公安、发改、工信、城管、电力等部门建立的电力、燃气、能源等运行情况信息共享机制,根据各生产要素供求变化情况,分析研判安全生产突出风险。进一步完善各类灾害天气、典型事故提示制度机制,及时提示、及早预警,确保安全。
三、突出抓好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监管
8.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安全生产工作。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统筹做好安全风险防控和疫情应对工作,全面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全面抓好单位内部管控,全面压实安全防范责任,全面加强应急值守,有效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管控到位,全力以赴助推企业保质保量稳定生产。
9.加强复工复产安全提示。及时向复工复产企业下发安全提示,明确复工复产安全防范措施、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提示企业做到“八个必须”(即:必须加强疫情防控、必须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必须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必须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必须严格危险作业防控、必须加强外委施工管理、必须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并在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10.强化复工复产监管验收。发挥风险监测预警、人员位置监测、“双控”机制信息平台等系统作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复工复产期间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强化高危行业、高风险企业点对点调度,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严格履行复工复产验收程序,落实复工复产安全防范措施。对不落实复工复产安全生产要求、未经验收合格擅自复工复产、存在重大隐患不及时治理的,坚决依法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
四、强力推进三年行动集中攻坚
11.完善工作推进台账。完善《三年行动重点工作推进台账》,逐项明确整治任务、整治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持续推进、务求实效。开展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回头看”,未完成的全部纳入台账,限期整改到位。
12.动态更新两个清单。持续加大排查整治力度,聚焦瓶颈性、根源性、本质性问题隐患,把问题分析透、把措施找准确、把制度制定好,动态更新“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挂图作战、挂账督办。
13.加大统筹协调调度。发挥安委办和牵头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专班力量,严格执行月统计、季调度、定期通报制度,加强动态检查和过程监督,综合运用通报约谈、警示曝光、下达整改令等有效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