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3080/2022-07638 |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 发布机构: 丰宁县王营乡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 2022-03-23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王营乡2022年打击传销工作要点
2022年打击传销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省市场监管局、省公安厅等国家机关的工作部署,结合王营乡实际,严厉打击传销违法犯罪行为,为会议已召开,请慎用喜迎、迎接做出积极贡献。
一、强化打击传销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根据《禁止传销条例》和相关规定,认真组织落实上级打击传销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工作安排,结合本地实际,梳理分析本地区传销形势和特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不断完善打击防范传销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和调度基层一线的执法力量,有序开展打击传销的宣传教育、筛查甄别、清查打击等工作。
(二)加强部门协作。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推进部门协作配合,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业务咨询沟通会,做好执法协作、信息共享、效能提升和“行刑衔接”等工作。按照区域打击传销执法协作机制,加强与周边相邻地区执法部门的沟通,共同开展跨区域清理打击传销行动。运用互联网和专业信息检索平台,对涉案信息线索进行甄别梳理,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运用科技赋能手段,强化对网络传销的筛查甄别和打击整治,对涉嫌传销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打早、打小,遏制传销人员游击流串现象。
(三)加强综合管控。结合疫情防控管理,依托基层社会治理,强化综治管控措施,发挥基层网格力量,加强对传销活动易聚集地区监管,加强对流动人口和房屋出租管理,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为传销活动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仓储等,对传销活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二、科学监管精准分析打造共治监管新格局
(一)强化日常监管。各成员单位按照工作职能,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与中介机构、烟酒超市、快递物流、酒店宾馆等经营主体的沟通联洽,及时掌握获取涉传人员信息动向。关注互联网信息、社交分享电商、微信直播电商等分享经济平台,为多渠道获取涉传线索,开展综合研判做好工作。坚持打击清理常态化,加强宣传传销损害和破坏社会、家庭、亲情、友情诚信道德等方面的危害性,加强防范、化解涉传维稳风险,遏制网络传销的渗透和蔓延。相关部门对打击查处的传销人员有关信息,及时录入打击传销信息系统,或传销人员“黑名单”库。
(二)加大整治力度。各成员单位要履职尽责,共同做好清查打击和防范传销工作。民政所依照《禁止传销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民发〔2021〕25号文等有关要求,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对符合救助条件传销人员的遣返工作,清查防范社会组织参与传销活动,取缔涉嫌开展传销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中心校依照《禁止传销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教思改[2007]14号等有关文件通知,抓好校园反传销思想教育宣传引导工作,防范网络传销向校园渗透和蔓延,提醒指导毕业求职学生提升反传销意识,保护自身安全。人社部门指导督促职业中介服务机构,不为传销组织提供便利条件。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督导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开展账户资金监测,发现可疑交易及时报告行业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做好对涉及网络传销账户的调查取证等工作。其他各成员单位,依照本部门职责,开展打击和防范传销,加强对打击防范传销宣传教育引导,提高人民群众对传销的防范能力。
(三)开展专项整治。要做好北京冬残奥会、两会和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段期间的打击防范传销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上级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打击传销专项执法行动,集中打击涉嫌传销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查处聚集型传销,重点打击新型网络传销违法犯罪活动,清理取缔传销窝点,遣散传销人员。依法查处借以战略合作、并购重组等名义,通过挂靠借用直销许可证从事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件,严厉打击网络传销组织创始人、分支网络团队长和传销骨干分子,对运用传销模式,通过网络拉人头,聚众敛财、以骗取他人财物为目的传销犯罪活动,依法予以刑事打击。同时查处为涉嫌传销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便利条件的市场主体和自然人。
(四)提升智慧化监管。适时培训,提升执法人员梳理汇总、筛查甄别、信息分析的水平,提高打击查处涉嫌传销违法犯罪活动的监督检查能力和精准鉴别网络传销的能力。加强学习,学习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和相关部门印发的有关智慧监管内容,以“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一是运用专业信息数据查询网站(如:信用信息监管公示系统、信用中国、裁判文书网)、微信搜索程序和移动App应用软件(如:天眼查、企查查)、单位内网综合业务查询系统或者经济信息户籍查询系统,提升思维认知能力、拓展筛查甄别渠道。二是关注自媒体平台、微信直播号、视频号,头条和抖音等平台流量引导的推送信息,获取涉嫌传销信息线索,扩大捕捉信息搜索工作触角。三是关注网络舆情动态,结合投诉举报信息,通过软件筛查比对和信息研判,对网络传销进行精准鉴别。四是聚焦民生消费等行业领域的涉嫌传销动态,开展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加强共治监管。